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海岸行腳★桃園段之二行動篇】2018年東培工業淨灘 身體力行 持續去做努力做下去

文:烏頭翁  攝影:邱聖崴  及荒野桃園分會志工
東培工業2018年守護海洋淨灘活動  攝影:東培工業  邱聖崴

    東培工業淨灘活動原定在9月29日舉行,但因為颱風來勢洶洶而宣布改期,與企業聯繫討論後決定延後到10月27日,但當天天氣會如何,誰也沒有把握!會不會又因為天候關係而無法舉行呢?夥伴們內心一直很擔心!

     淨灘活動當天氣溫偏低,但是大家想為環境行動的心意仍然堅定。除了將近300位企業員工和家屬參與之外,還有數十位主動報名的學生和一般民眾。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長張演祺致歡迎詞的時候,感謝東培工業公司連續第三年響應荒野保護協會發起的國際淨灘,他也說明了這次會選在竹圍漁港彩虹橋淨灘的原因。原來在2018年3月,荒野保護協會發起全國各地志工進行海岸行腳,紀錄海岸線的現況。桃園分會夥伴走到南崁溪順水右岸的礫石灘的時候,發現這裡堆積大量的廢棄物,因此希望今年的淨灘能選在這裡。但是這裡比較偏遠,通往淨灘地點的路面很崎嶇而遙遠。企業願意到這樣的地方淨灘嗎?

荒野桃園分會致贈感謝狀給東培工業  由總經理陳文傑代表接受   攝影:東培工業  邱聖崴

    沒想到企業窗口親自場勘,慎重評估後回覆我們願意在這裡淨灘。東培工業公司三年來發起員工加入淨灘的行列,由董事長陳成帶領各級幹部、員工和家屬,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透過實際的行動,守護桃園的海岸環境。總經理陳文傑在分享的時候,特別提到:「淨灘活動,是一種身體力行的活動,除了撿垃圾之外,還要在生活中落實減塑,持續去做,努力去做!」。

    淨灘活動開始以後,陽光露臉了,所有參與者在宜人的天氣下展開行動。這次淨灘的地點是礫石灘,雖然只有大潮的時候,海浪才會打上來,但也就因為這樣,海水沖上岸的垃圾就全部卡在礫石灘上。放眼望去有數以千萬計的寶特瓶、保麗龍、鞋子和塑膠製品。還有許多魚網、浮球和玻璃瓶。

攝影:東培工業  邱聖崴

    這段海岸因為遠離遊客活動的區域,或許不曾有政府或是民間單位在這裡淨灘。垃圾量實在太多了,我們帶來的垃圾袋一下子就已經裝滿。參與淨灘的民眾和志工聯手將大型的漁網、保麗龍和發泡材質的廢棄物,直接搬到垃圾車旁秤重,登記後上車。

     我們使用ICC表紀錄海洋廢棄物的種類的時候發現,寶特瓶簡直是氾濫成災,這段海岸線佈滿佈了各種飲料寶特瓶,其中包含許多印著簡體字和東南亞字體的寶特瓶。而手搖杯、吸管、一次性的塑膠餐具等,也非常普遍出現在灘地上。

很多很多鞋子  但大多是只有一隻  攝影:東培工業  邱聖崴

    小隊分享的時候,第一次參加淨灘的企業員工說:「沒想到會有這麼多鞋子!各種拖鞋和布鞋,很多只剩下鞋底!」另外一個企業員工說:「海邊怎麼會有那麼多提神飲料的玻璃瓶!撿都撿不完,很多還破掉了」。

攝影: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志工

     統計2018年的淨灘行動,總計清運了1.23公噸重的垃圾,除了常見的漁業相關廢棄物之外,也有許多塑膠垃圾、打火機、大型保麗龍、廢輪胎與拖鞋。最特別的是在石礫灘這樣的環境,我們還是撿到205支吸管,其中還有完全沒有使用過,連塑膠包裝都還在的,當然還有許多是已經破損的大吸管。


吸管是2018年荒野淨灘海廢監測重點  攝影:東培工業  邱聖崴

    感謝東培工業公司的團隊,三年來以實際行動參與淨灘,付出時間和精力清理灘地上的廢棄物。雖然我們可以清理的海廢非常有限,但這只是我們關懷環境行動的開始!我們知道為了我們子子孫孫的未來,我們必須開始行動!荒野桃園分會夥伴也以這次的淨灘行動做為我們海岸行腳活動的延續,希望我們透過行腳走讀能更了解桃園46公里海岸線!


攝影:荒野桃園分會志工

     回顧桃園段海岸行腳的時候,我們行經被海浪沖刷而掏空的海堤,通過已經被沙子半埋的消波塊,而海岸邊許多的塑膠廢棄物在烈日曝曬下,已經開始碎裂。保麗龍、塑膠垃圾和玻璃瓶真的會消失不見嗎?還是只是慢慢碎裂成我們抓不起來,看不清楚的碎片?而科學家估計,許多廢棄物,比我們壽命還要久,它們飄到哪裡去了?

    月梅老師在桃園段第一天的行腳,經過竹圍漁港、埔心溪口和許厝港後,寫下這樣的文字:

「消波塊有多少?
風力發電機有多少?
海岸被淘空多少?
又有多少其他問題呢?
海岸垃圾會不會有一天化成不同型態,又進入我們的食物或飲水呢?
真的該從自己的生活開始
每天做一件對臺灣土地有利的事吧!」

海岸行腳走讀篇連結
海岸行腳桃一親子團行動篇連結

攝影:東培工業  邱聖崴
2018年荒野桃園分會參與東培工業淨灘部分服務志工合影(有些人已經先離開)
 攝影:荒野桃園分會志工

※感謝荒野桃園分會志工夥伴的協力,引導東培工業公司員工淨灘,思考淨灘背後的意義。

引導員組:烏頭翁、正榕、鐵礦石、山茶、翔雲、烏龜、魚狗、山嵐、秋涼、野草、蒲公英、 北風、豆豆龍、裂瓣朱槿、海芋。

報到和攝影組:詩穎、省文、芭蕉、春雨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嗨~很高興在荒野遇見你

文:北五團  微風    攝影:大露營與蟻七基攝影官


每個人都有進入荒野的故事,說起我進入荒野北五團的緣起,只能說一切都是「命中註定」。11年前,我是剛懷孕的新手媽媽,滿懷期待又忐忑不安,瘋狂讀著各式各樣的育兒書籍,胎教的、新生兒護理的、教養相關的,滿腦子幻想著小寶貝出生後的可愛模樣。

    有一次我在書局裡看到一本李偉文的著作,書名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隨手翻了一翻,看到作者也是牙醫師,剛好與先生有相同的背景,於是就買回家拜讀。除了AB寶的成長紀事外,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荒野保護協會和炫蜂團了。闔上書,腦海裡情不自禁升起孩子在藍天白雲下奔跑的美好畫面。自此,李偉文、荒野、親子團變成了搜尋引擎上的關鍵字。然後,我等待,等著肚裡的胎兒呱呱墜地,等待她蹣跚學步,等待她牙牙學語,等待她成為幼兒園的大班生。

     大班就可以參加小蟻團了,我興匆匆的報名了北一團,卻也老實地在報名表中陳述,爸爸因為工作忙碌可能無法參加團集會等等。我猜是這個原因被打了回票吧!因為我從來沒有得到任何通知。等待了六年的結果是一場空,失落是一定的,我心想明年再試試看吧!可是很奇妙地,當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時,全宇宙都會來幫忙你。過了不久,在幼兒園的班親會上,我認識了一對父母─灰黃猴和蜻蜓,他們是荒野北五團的成員,我喜出望外地問他們「現在還能加入北五團嗎?」


「哎呀...報名已經結束了,好像也都徵選完畢了...」又落空一次。失望之餘,我留下了蜻蜓的電話。又過了一段時日,時間來到八月初,我想再試一次吧!鼓起勇氣傳了一封簡訊給蜻蜓。

「某某媽媽您好,請問北五團還有候補的機會嗎?」
「我幫你問團長看看喔!」蜻蜓的訊息飛快地傳了回來。就這樣緊張地等了二、三天,訊息聲叮咚響起。
「小蟻團長說好喔!請你填寫報名表與基本資料...」

    就這樣,我與蠶寶寶踏進了北五,一路走來邁入了第六個年頭。



    這五年來,我擔任了一年的攝影官、二年的蟻導以及一年的蜂導,樂此不疲。不論寒暑與晴雨,我們吹風、逐浪,在草地上嬉戲,在森林中探險。我們勵行生活簡樸的原則,也一點一滴落實環境教育的理念。當蟻導的時候,我常覺得是孩子帶領我學習。當你放慢腳步,敞開心胸,孩子會帶領你領略單純的美好;當你俯下身,學習用孩子的眼光看周遭,你終於領悟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擔任蟻導的時候,我常跟小女生手牽手,很是稀鬆平常。而跟小男生則得時常上演追趕跑跳碰的戲碼。但是動作片演久了,偶爾也有走心的橋段。曾經有一次,小隊行進中小男孩主動牽起我的手,儘管途中整理帽簷、拿取水壺時得鬆開手,小鮮肉還是堅持不離不棄,緊緊相握。當下心裡的悸動大概只有二十年前與初戀男友第一次牽手時才能比擬了。我常想要怎麼樣的信任才能讓這個小男孩放心地願意把手交給父母以外的人?很多時候心靈的交流不需要言語,就像風吹起了蒲公英的花絮,無形之中愛的種子早已在孩子的心理發芽。



擔任蜂導則是一個嶄新的體驗。如果說小蟻教我回到初心,小蜂則教會我許多知識。小蜂的孩子在不同的領域快速成長,相較於小蟻,我們之間可以進行許多有意義的對話,很多時候我們更像是朋友。曾經有小蜂告訴我許多三國的故事,鉅細靡遺;也有小蜂對蜜蜂的種類與行為如數家珍,讓我感到目瞪口呆,這與當蟻導時聽小蟻滔滔不絕地講航海王的故事是全然不同的體驗。雖然小蜂不再與你手牽手,有時候甚至還挺彆扭的,但是當你付出真心,他們絕對也以真誠回報。

 例如有一天我喜孜孜又略帶得意得對老公說:「今天我FB朋友圈的平均年齡下降了很多喔!」

「@@...什麼意思?」

「因為有二個小鮮肉發交友邀請給我,我都答應了!」

「喔~」老公音調調高了八度,心裡大概嘀咕著「拜託...都這把年紀了,哪可能有這種行情...」,於是他故做鎮定地說「那都多大年紀呢?」

「小四與小六」。

    所以夥伴們若想要讓自己的朋友圈多一些小鮮肉與小正妹,當蜂導就沒錯了!


在親子團中,除了與孩子們在一起,那麼與同齡夥伴們的相處又是如何呢?當過了那段學生時代單純而沒有偽裝的青春歲月,我長大出社會了。我也慢慢認清社會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現實叢林,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競爭在所難免。而伴隨著競爭而來的,是利益與權力的分配。不得不承認,有時候我也心口不一了;有時候我像極了一隻弓著背的貓,警戒著周遭突如其來的危險;有時候我穿著高跟鞋、塗著指甲油,拿著名牌包,活像隻張牙舞爪的獅子,誇張地向世人宣告,老娘不好惹。

    就這樣,有時候不得不披上盔甲,戴上面具。所以我常想,如果我與你沒有在荒野相遇,那麼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情景?我們可能是擦肩而過的路人,可能是上司與下屬,可能是廠商與客戶,也可能是同事;若是糟一點的情況,我們也可能在會車時,車子擦撞了,雙方氣急敗壞地步下駕駛座。若是擦肩而過,可以想見我們是彼此生命中交集了一秒鐘的過客;而若是上司與下屬,廠商與客戶或是同事之間,似乎又存在著一種上下尊卑,權衡與較量的關係,又豈能推心置腹呢?而兩車相撞的情境劇就更糟了,當下很難有溫良恭儉讓的心平氣和,只怕是撲克臉與晚娘臉的對決,對的人要據以力爭,錯的人要少輸為贏。其實這些相遇都沒有對錯,只是我們有各自的立場,必須做該做的事。所以,如果我們沒有在荒野相遇,我可能認識你,但終其一生不曾真正認識那個盔甲下的你。但在荒野,我們不問頭銜,也沒有名利的羈絆,我可以回到生命的本質來認識你,你喜歡的,你看到的,你感動的,而我是否能夠呼應。



    回想長久以來與夥伴的相處,處處是溫情。不論是雨天時遞來的一把傘,十萬火急時及時的補位,或是一個肯定的眼神,我都看到夥伴們內心的良善。這些年來,我看著自己與團裡夥伴,長皺紋了,頭髮少了,鬍子白了,卻仍然本著初衷,持續往同一個目標邁進,我依舊覺得他們是團裡很美的一幅風景。行筆至此,我想起了席慕蓉的一首詩「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是的,我們都已過了青春正盛的風華時代,但是在荒野我看到自己與夥伴最良善美麗的那一面。我想,為了這個相遇的機緣,我們一定各自曾經在佛面前許願,因此我們在荒野相遇。所以「嗨~很高興在荒野遇見你」。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

【20181020荒野與詮鼎科技淨灘行動】北四團參與企業淨灘服務後的心情和感想

文:烏頭翁引言、彙整與結語   攝影:芭樂  許元俊
荒野保護協會與詮鼎科技淨灘行動    攝影:芭樂


   2018年10月20日,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與詮鼎科技公司的員工和親友家人,在新北市八里區挖仔尾淨灘。這次活動由北四親子團夥伴為主力,動員志工協助認領淨灘引導員、秤重和引導的服務工作,另外不足的部分號召了少部分解說員和北區親子團友團伙伴支援。

    珍古德博士說: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 唯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荒野親子團的夥伴,平時除了在每個月團集會的時候以環境和生態為主題進行共學,也在荒野召喚的時候挺身而出!關懷環境,為天地萬物代言,並付諸實際行動。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有改變世界的能力」!

   10月20日的淨灘活動場域在挖仔尾比較靠近河口的海岸,這個區域雖然近期內已經由荒野保護協會帶領多組企業志工,執行過很多次的淨灘行動。 這幾個月,也陸續有多個團體或是個人,自發性在這裡發起淨灘。但是我們看到了,每一次淨灘行動,仍然可以輕易清理出幾百公斤的廢棄物。


   以下是當天參與服務志工的心情和感想:

太陽快下山了  挖仔尾淨灘任務圓滿成功   攝影:芭樂

文:北四團  檸檬
《10月20日參與挖子尾淨灘感嘆》

天賜陽光,風和清朗
一行荒野志工到挖子尾帶領企業淨灘
途中還遇見了一群年輕人
自發的拾起不屬於海邊的風景

短短的時間
327公斤的汙染物
誰知道曾經殺傷了多少生命

安全帽、機車椅墊、塑膠、保麗龍與針頭
人類的日常
成就環境的失常

攝影:芭樂

到海邊享受自然
誰想被垃圾吹拂?
誰想跟垃圾一起游泳衝浪?
誰想在挖沙玩耍時挖到垃圾?
誰想看到誤食垃圾的動物垂死掙扎?
是人類讓環境變質
讓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時無法自然

環境的失常
是人類的日常

攝影:芭樂

文:北四團  彩虹桉

    很感謝今天能和所有夥伴一起進行今天的淨灘,之前在記錄每天使用的一次性垃圾前,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以為自己已經過著很友善環境的生活了,但紀錄的數字卻讓自己很吃驚;而今天在看似沒有太多垃圾的沙灘,還能在短短時間內撿到327公斤的垃圾,真的很驚人!平時的感覺與認知,和事實的差距如此大,讓人有點難受…。

   在顛覆自己認知的折騰中之餘,心裡不禁想著這樣的淨灘也許也能給今天的企業夥伴們一點點的改變,不僅在個人生活上的改變,也在他們的企業領域裡能發揮的部分去改變,每個人的一點點,或許就能成就什麼了吧…

感謝今天的一切,謝謝…

詮鼎集團員工分工合作將垃圾搬到集中點   攝影:芭樂

文:北四團  海膽
謝謝大家,以及支援解說的前輩,讓我們有機會完成這有意義任務,同時也撒下種子,讓更多人繼續影響更多人,太棒了,真的很爽!

參與服務志工大合影比較完整版  攝影:芭樂


文:北四團  二葉松
    各位伙伴早安,10月20日的企業淨灘活動,感謝有你們的大力支援及支持,才能夠順利圓滿,也播下了美好的種子。很開心這次能與大家共事,雖然短暫,但卻深刻,有你們真好!

參與服務的部分志工於任務結束後合影   攝影:芭樂


文:北四團  花枝丸

這次北四辦的企業淨灘讓我最有印象的有兩個:

1.一群年輕人的主動參與
  一群自動自發的組一群人年輕人組隊,跟當地主管機關申請淨灘,開始淨灘前還主動過來請益。伙伴黃小鷺主動幫忙行前解說。我看到的未來是有希望的!(心情也雀躍起來)

     我們荒野一直以來不就是這樣要影響他人,關心地球生態努力著,很高興看到他們的行動!但不要忘了個人減塑行為。

自己組隊響應淨灘的年輕人  攝影 :許元俊

2.我分到E組。

     E組小朋友組合比較多(約國小及幼稚園),他們由父母帶著,這些小朋友沒有覺得無聊,反而看到他們越撿越起勁,現在我還想起耳邊大家進行ICC表紀錄的聲音:「保麗龍一個...瓶蓋一個」

    中間也夾雜著大人的聲音:「怎麼看起來乾淨的沙灘,卻有怎麼清不完的垃圾?怎麼也有針頭?!」等等的疑問。

     來到最後,小朋友由媽媽們分享這次淨灘,都希望回去能開始減塑。其中一個幼稚園小朋友分享,讓我會心一笑,大致是這樣:

「你有撿到什麼嗎」我問。

「 有吸管!因為吸管是塑膠!」小朋友說,大家一陣歡呼。

「那妳要喝養樂多還要用吸管嗎?」
我接著問。

 「不要了!」旁邊的家長用手比撥開蓋子的手勢。

「可是養樂多也不能喝也,因為它罐子是塑膠,可以不要喝嗎?」
這時小朋友愣住在那 ^O^。很可愛的小朋友!

   感謝來協助淨灘的夥伴,讓這次企業淨灘圓滿...謝謝!

攝影:芭樂

文:桃一團  烏頭翁  

   沒想到2018年會參加兩場挖仔尾淨灘活動,一場是9月15日開放給一般民眾報名的場次,再來是這一場在10月20日的企業淨灘場次,我服務的小隊是H小隊。淨灘引導員行前會議的時候,二葉松和田鼠各自分享了ICC表執行時機的建議,我決定實驗一下,這次就先請企業志工先撿拾垃圾,等四個袋子都裝滿了,我們才開始進行ICC表的分類登記。

    原本以為挖仔尾這段海岸線垃圾量很少,沒想到靠近高潮線的位置,發現草叢旁布滿了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寶特瓶、塑膠玩具、提神飲料的玻璃瓶和鞋子等。開始淨灘不久,麻布袋就已經越來越沉重,很快就已經爆滿,我們只好將四大袋垃圾先搬過去秤重。



攝影:芭樂

    過去我參加的親子團淨灘和分會淨灘,比較習慣的模式是撿一個就登記一個。優點是一個一個登記後,再丟進袋子裡,清楚明白。缺點是因為記錄員只有一個,如果垃圾量多的時候,難免會來不及登記而「塞車」。

    企業夥伴因為大部分是第一次淨灘,所以都很自然就按照我的引導,先淨灘後登記。由於當天垃圾量很多,所以很快就撿了大袋垃圾,接下來可以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分類登記。四大袋垃圾,攤開來的時候,大家再一次被龐大的垃圾量「嚇」到了!原來寶特瓶、玻璃瓶這麼多!各種顏色的打火機又怎麼會這麼多啊!特殊的垃圾方面,短短的一個小時,我們就撿到四頂安全帽,還有兩組針具。以及許多的手搖杯!

給這兩位AIT的夥伴敬禮!這其中兩袋是玻璃瓶,真不是普通重啊!攝影:芭樂

    有一位企業員工分享:「我以前喜歡水肺潛水,在海裡常常看到許多寶特瓶、鋁罐和塑膠袋...有些已經被海底的泥土覆蓋....」我心想....我們的淨灘大多是在海岸邊進行,這樣就已經撿到這麼多垃圾了!如果這些寶特瓶和玻璃瓶被沖進大海,海洋生物和環境要被這些廢棄物危害幾百年呢?垃圾就算破碎了,真的就不見了嗎?而海裡又有多少面幽靈漁網被任意棄置,幾百年的漂流期間,又會造成多少的魚蝦螃蟹受困喪命呢?


攝影:許元俊

   10月20日的淨灘行動,共清除了327公斤的垃圾。大部分的垃圾因為長時間在河流海洋漂流,已經因為污染失去了回收的價值。經過參與志工,以ICC表統計,成果匯整後將由荒野保護協會分析後,與國內環保團體共同監督,並遊說政府對於新興廢棄物種類進行監控,必要時透過修法限制使用。



攝影:許元俊

    327公斤的垃圾呢?最後去了哪裡?如果這些垃圾在飄流之前就適當處理了,資源可以回收再利用。但髒污的資源最後都變成了垃圾。還好,它們被志工撿起來了,結束了漂流旅程!如果它們繼續在環境中存在呢?還會繼續危害海洋生物幾百年呢!感謝詮鼎科技員工和眷屬們一起為環境行動!

    接下來,需要大家一起在生活中落實減塑!關懷環境的行動,才要真正開始!

詮鼎科技集團2018年挖仔尾淨灘合影
攝影:芭樂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20181020荒野與詮鼎集團企業淨灘】來自北四團熊熊家族參與服務與行動的心得

文:北四團  北極熊  攝影:賴素燕 、許元俊
詮鼎集團響應荒野保護協會在挖仔尾的淨灘活動  攝影:許元俊


    很開心今天能參與荒野保護協會與詮鼎科技AIT一起在挖仔尾與一起的淨攤的活動,也意外的遇到了在AIT工作的朋友。我常常去海灘,但都是一些知名有了景點,大多數都算乾淨,每次都在想,真的有那麼多垃圾嗎?應該是國外漂浮過來的吧?因為台灣隨手丟的人越來越少了,就算垃圾桶少,大家也是會隨手把垃圾帶走,可是事實不是想像的如此。
愛護地球  由我開始  詮鼎科技響應淨灘活動  攝影:賴素燕

    10月20日是淨灘的好天氣,風和日麗,微風徐徐,走路都覺得舒服,我們熊熊家族就出動了,成員有北極熊(媽媽)、棕熊(爸爸)、臺灣黑熊(小蟻三女兒)。上週在育成會看海岸行腳的照片,很多下不去的地方充滿了垃圾,讓人驚訝又心疼😭,除了齊柏林之外,希望這一些照片可以透過Google Map更快速的傳播出去,讓台灣人有省思。

垃圾分類後進行ICC表登記   攝影:許元俊


    很感謝能和所有夥伴一起進行淨灘,雖然只有僅僅40分鐘,讓我學到了許多事情:

(1)大多數撿來的海洋廢棄物都是交給環保局,即使是屬於資源回收物品,但因為髒汙了,大多會被歸為不能回收的(霧化塑膠很多),但乾淨的玻璃瓶可回收。👍

淨灘之前由台北分會副分會長賴素燕頒發感謝狀給詮鼎集團代表   攝影:許元俊

(2)ICC表上有登記撿到的針筒,我當初心想:應該跟毒品有關係,可是這些人不是都在夜店出沒居多嗎?所以針筒應該不會很多,事實上,我們撿到了一堆,所以年輕人晚上跑海灘跟海洋音樂祭真的要注意安全。



(3)孩子撿垃圾:其實一開始臺灣黑熊一直說不要去,最後一直撿的反而是她,她撿的很有成就感,也很難過,為什麽海洋垃圾到處都有,難道是垃圾車亂倒垃圾?還是人為的。看完了被污染的海洋後,為了實現減塑行動,她開始不吃超商飲料還有布丁,餅乾也盡量減少購買,當然也不要買塑膠玩具更好啦!

雖然很多單位在挖仔尾淨灘,但垃圾還是多到撿不完  攝影:賴素燕

(4)想不到的廢棄物:一堆安全帽、大量的針筒、工業用廢棄物。

    與企業一起淨灘是很有意義的活動,許多企業主也在想辦法創造企業文化的凝聚力,來留住人才,而CSR(企業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創造凝聚力的方向之一。
挖仔尾詮鼎集團企業淨灘成果說明  總共移除327公斤的垃圾  攝影:許元俊

    相信許多第一次淨灘的人都跟我們熊熊一家有一樣的震撼,短短40分鐘我們秤重了327kg, 什麼樣的垃圾都有,讓我們全家心感回收似乎趕不上製造的速度。雖然台灣回收在國際上已經表現的比美國,甚至許多西方國家好了,但看過海洋垃圾之後,會強烈的感覺這樣還不夠,就算力量很渺小,生活中依然盡量要減塑,並且傳遞這個訊息出去,因為唯有從自己開始,才可以守護人類共同的母親。

 淨灘可以運動順便機會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10月20日北四團淨灘志工合影   攝影:賴素燕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海岸行腳★台北段】參與「海岸行腳」活動有感

文:北五親子團 知了


  2018920日星期四,北五親子團十名志工參加了荒野保護協會「海岸行腳」活動,以全視角攝影機紀錄台灣海岸的現況。當天夥伴們以分工、接力行走的方式記錄福隆段的海岸影像。本文中我以參與者的視角,寫下參與活動的感想。




  一個艷陽高照的中午,我一步步走在北海岸的海岸線上,一邊是湛藍的海,一邊是細白的沙。我背起二十多公斤的全視角攝影機,透由頭頂上的360度球體鏡頭,拍攝臺灣海岸線的環景,機器為當下的環境留下紀錄、留下證據。而我用自己的雙眼看著這片美麗的大海,用「心」記下家鄉的風貌,因為我擔心這片美景,不知道在多久後的未來,有可能會改變。

  現今生活為了方便,一次性的用品被大量的使用著。口渴了,可以很容易的買到瓶裝水,喝完後的塑膠瓶如果沒能妥善的回收再利用,便會一直存在地球上,幾百年都不會消失。近年來海洋塑化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被塑料污染的海洋,不僅危害海洋生物的安全,長期下來塑膠微粒會隨著食物鏈回到人類的身上,讓人們自食惡果。

  在美麗的福隆段沙灘上,離開飯店區的海灘,便可見到許多垃圾;尤其在海與岸的交界處,樹叢與岩石的空隙間已被大量的垃圾塞滿。在台灣的海邊,到處可見文明的代價,就是那清也清不完的垃圾。如果不從垃圾產生的源頭開始改變,淨灘活動便像是薜西弗斯推著不斷滾下山的石頭般徒勞無功。

  我以苦行僧贖罪的心情,背上環境共同造業者的罪、懷著對後代子孫的愧疚感,一步、一步艱難的前進著……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海岸行腳★桃園段之一走讀篇】竹圍漁港彩虹橋旁被遺忘的海廢 淨灘行動的約定

文:烏頭翁   攝影:荒野桃園分會志工



    「海岸行腳之前,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能為這片土地奉獻微薄的力量,怕的是22公斤的裝備重量,我能撐得住嗎?要走一天的時間,海風又大....」夥伴芭蕉於任務完成後寫下的分享。

「我是土生土長的桃園人,可是這段海岸線卻是生平第一次行走, 原來桃園有這麼平整美麗的海岸線! 途中還經過壯觀的觀音草漯沙丘, 心想我一定要再帶家人來看一遍,若是能少些垃圾、海洋廢棄物, 讓溪水還給他原本的顏色,這絕對是台灣最美的風景之一!」荒野桃園分會濱海組解說志工斑龜說。


    桃園的海岸線壯麗又優雅!這裡有好幾千年才形成的藻礁,也有壯麗的草漯沙丘!先民在這裡的海岸挖牡蠣、捕魚,採集螃蟹、螺和貝類。大園潮音曾經是我就讀國小時,學校辦理「遠足」的目標,當年同學們在海邊嬉鬧的笑聲早已經淡忘了,但藻礁仍然庇護著海洋生物,許厝港有許多珍稀的唐白鷺在這裡逐浪覓食。這些美好會繼續嗎?

    晨昏的光影變化仍然讓人動容,可惜對比日正當中時的景象,垃圾和海廢又是那麼赤裸裸地攤開來,動人美景與海岸的傷口形成巨大的反差!我們想要更了解桃園的海岸,於是我們開始海岸行腳的旅程!

海岸行腳桃園段  一處被人類遺忘的海岸線  卻以海廢紀錄人類文明的過錯

※2018年3月10日(第一天) 》》》蘆竹林口交界至大園許厝港北岸

    2018年3月10日桃園夥伴開始海岸行腳,荒野桃園分會長張演祺(自然名:半夏)選定林口和蘆竹交界處的風力發電風車做為行腳的起點。我們要從這裡開始,一步一腳印親近某些我們還有點陌生的海岸線!

    剛剛起步,我們的目光就注意到許多漁業廢棄物,海岸邊有生活廢棄物,對經常到海邊活動的我們來說,這些垃圾並不稀奇。山豬扛起第一棒,踩著輕快的腳步,沿著一望無際的沙灘前行。沙灘很平坦,潮起潮落間激盪出很多白色的泡泡。海水泡泡會消失,但是大量堆在潮線上的垃圾呢?著實令人不忍卒睹,在潮起潮落之間,這些以塑膠為主的海洋廢棄物會存在地球上幾百年呢!?


    荒野理事長劉月梅,當天在臉書上留下的文字紀錄:

「今天跟桃園伙伴一起走海岸,看看海岸的問題,林口發電廠的凸堤,因為凸堤效應造成海岸淘沙問題,從林口發電廠南邊至竹圍港,整整綿延3公里的海岸垃圾,令人驚嚇,與垃圾生活的場景似乎就在眼前,消波塊有多少?風力發電機有多少?海岸被淘空多少?又有多少其他問題呢?」


    山豬走完一段之後,換烏頭翁接下第二棒。這時海岸線從沙灘,變成了一大片石礫灘。鵝卵石大部分比成年人的腳小,礫石經過溪流和大海淘洗,每一顆都很圓潤光滑。體重加上肩上的裝備重量,走起來都要很謹慎,雙腿的肌肉群很緊張,每一步都戰戰兢兢。經過了幾十分鐘的奮進,終於看到了竹圍漁港的彩虹橋。卸下裝備之前,望向一大片堆積了很多寶特瓶和魚網的低窪處,夥伴們說:「這裡應該從來沒有人淨灘過吧!」


    整片石灘大約比海平面高了兩公尺,石縫間堆積了很多塑膠垃圾,還有不少漁網和浮球。這些廢棄物堆在這裡多久了呢?歷次的大潮將廢棄物捲上了礫石灘,在凹凸不平的鵝卵石灘上找不到很明顯的高潮線位置。但只要是稍微低窪的地方,就卡著大量的廢棄物和漂流木,日積月累應該已經有幾千公斤的重量了吧?

    海岸走讀第一天的行腳,一起同行的夥伴還有半夏、魚狗、烏龜、月梅理事長和山豬,和一群企業志工,以及為我們加油打氣,沿路補給的山茶和北風。我們從蘆竹的第一根風力發電機組,走到許厝港北邊的海岸邊,荒野志工與企業夥伴一起見證了桃園海岸的哀愁,以及讓人充滿了「海量」無力感的廢棄物。海洋容忍了人類的放肆,我們回報給大海甚麼?


※2018年3月11日(第二天)》》》大園許厝港南岸至觀音大堀溪

海岸行腳桃園段第二天,由山豬、易北河、荒木、祥雲和斑龜等人擔綱。一行人從大園潮音派出所後方海岸線開始這一天的行程。這一段海岸線,將從潮音經過草漯沙丘,到達藻礁。


    海岸邊有著大量的消波塊,但絕大多數只剩下一部分還可以看到。這還是可以看到的部分,還有多少消波塊已經被大自然的力量掩埋了呢?想要用水泥海堤和消波塊與大海爭地的結果可以想見已經是徒勞無功。


    夥伴祥雲在沒有輪值任務的時候,一路撿拾海廢。斑龜則是帶著相機記錄這段海岸線的現況。這裡算是桃園沙丘地形的起點,海岸邊的防風林和定沙的竹子圍籬,卡了大量的保麗龍和漁業廢棄物,有漁業浮球、長柱型保麗龍和大量的塑膠垃圾等等。因為這裡遠離交通動線,所以除了少部分釣客,這裡有如被世界遺忘的荒漠,但海洋生物和濱海生物卻承受了人類輕忽的惡果。


    這段海岸線還有許多傾斜的軍事碉堡,過去有國軍駐守站崗的瞭望崗哨,早已經廢棄。海風幾十年的吹襲無法撼動,但在海水沖刷下,地形地貌改變了,有許多已經被沙子掩埋,有些已經傾倒。

     經過小溪流的時候,引路的夥伴必須先探路,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大夥小心翼翼踩過河床上的小石頭,謹慎穿越溪流。抬頭看向遠方,有一道不斷延伸的沙丘越來越清晰,那是草漯沙丘。


    桃園的沙丘根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3年走讀全台海岸線後,專文描述沙丘地景:「北起老街溪,南至大堀溪,沙丘群呈東北-西南走向,長度約5公里‧...沙丘高度最高處可達7-8米高,宛如撒哈拉沙漠的景致。目前沙堆上都設置有一排排緊密的竹籬笆,目的是為了攔沙。冬季東北季風盛行之時,沙丘高度會明顯成長,掩沒竹籬笆,形成成廣闊起伏平緩的沙丘景觀」

    草漯沙丘最近幾年成為網紅和網美打卡熱點,假日吸引許多民眾到這裡拍照。就在荒野桃園分會完成海岸行腳之後,桃園市政府在3月15日成立海岸管理處,設立的目標是「事權統一、生態保育、海岸管理、永續發展及觀光休閒目標,讓桃園海岸變得乾淨美麗不一樣」。


     在網紅網美和許多專業攝影師拍攝的草漯沙丘照片背後,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沙丘旁的海洋廢棄物。我們一步一腳印進行海岸行腳的時候,看到了沙丘背後堆積的海洋垃圾問題。季風吹起的沙子或許可以短暫掩埋垃圾,但沙丘上堆積的沙子還是會因為海風而吹拂而逐漸變化,垃圾始終沒有消失。

    在草漯沙丘最南端,有一條富林溪。溪水雖然不深,但夥伴面臨了要先接駁轉進,還是要直接穿越溪流?還好有伙伴穿雨鞋,直接揹著裝備涉水過溪,一路邁向終點。夥伴烏頭翁說:「最後一段海岸線,有非常平坦而美麗的沙灘,也有壯觀的草漯沙丘。但美麗的沙灘和壯觀的沙丘旁邊,在精心取景的照片沒有拍到的地方,有許多需要我們正視的問題,等待我們去面對。」


※2018年3月12日(第三天)》》》觀音大堀溪口至新屋永安漁港北岸


          海岸行腳第三天,月梅理事長加入行腳的行列,這一天的夥伴有山豬、祥雲和芭蕉。

    芭蕉在活動後寫下這段分享:「海岸行腳之前,既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能為這片土地奉獻微薄的力量,怕的是22公斤的裝備重量,我能撐得住嗎?要走一天的時間,海風又大....最後在大家的合作完成,尤其是在理事長的鼓勵下增加了信心。看到了美麗河川一望無際,心曠神怡,身心舒暢不是用言語所能表達。但也看到了垃圾一大堆,尤其是塑膠袋和寶特瓶,如何減塑是當務之急,有賴大家的努力!」



    根據海岸管理法的精神,訂定的工作重點:「確保自然海岸零損失」。要貫徹海岸管理法,需要多少堅持呢?我們第三天的海岸行腳將從大堀溪口走到新屋永安漁港北岸。這一段海岸線的生態焦點是「藻礁」!從北到南有白玉藻礁、大潭藻礁和觀新藻礁,其中尤其是大潭藻礁陸續發現柴山多杯孔珊瑚,以及保育類的鯊魚。這一段海岸線的情況又如何呢?


    從大堀溪口出發以後,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藻礁。然而,往高潮線看,卻又有常常看到許多消波塊和水泥海堤。看著下沉的消波塊,我們不禁要問這些消波塊和海堤是必要的嗎?如果是必要的,是為了人類活動需求嗎?大量投到海灘上的消波塊,看起來抵擋不了海砂的吞食,或許再過一段時間就要消失。





           行經藻礁的時候,夥伴的心情可說是百感交集。這裡是荒野桃園分會濱海組定點觀察和教育推廣的重要基地。幾千年來,這裡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至今還有許多瀕危的物種在這裡生存繁衍。然而因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的計畫,這裡的環境有可能受到致命而永久的傷害。大潭藻礁如果被海堤圍住了,對於潮汐和洋流的影響會有多大?現在林務局委託學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還沒有出爐,如果三接通過了,還來得及留住這片海洋生物的育嬰房,有柴山多杯孔珊瑚和紅肉ㄚ髻鮫的棲地嗎?

           第三天的海岸行腳尾聲,出現一場意料之外的人員失蹤事件,為桃園段海岸行腳拉高戲劇張力。當夥伴抵達終點後,準備要開心慶祝完成任務的時候,卻一直苦等不到祥雲前來會合。打電話一直打不通,大家急壞了。還好經過一番尋尋覓覓得知祥雲執行任務後,因為手機沒電,提前離開隊伍到消防隊休息了,還好...只是虛驚一場。
 

第三天行腳的尾聲...滿滿沉陷的消波塊

※2018年3月13日(第四天) 》》》機器過熱休兵一天

※2018年3月14日(第五天) 》》》永安漁港南岸至最南端

   桃園段行進的速度比原本的規劃快很多,雖然因為機器過熱而休兵一天,預計這會是行腳的最後一天。荒野桃園分會長半夏和山豬扛起最後一天的旅程...因為沒有照片...沒有當事人說法...這一天的活動紀錄...請用想像的...(容後再補)


岸行腳之後
    海岸行腳之後呢?我們可以為這段海岸線做些甚麼?荒野桃園分會長半夏多次探勘後,決定要在竹圍漁港彩虹橋旁,南崁溪口順水北岸進行淨灘,這裡看起來長期被遺忘,卻長期承受人類的破壞。夥伴都認同這裡很需要投如大量人力淨灘,但是這裡沒有公廁,交通也比較不方便,有意響應淨灘的企業會接受嗎?東培工業公司這幾年已經參加荒野桃園分會多次淨灘,企業負責人這幾年來身先士卒,帶領幹部和各廠員工,投入每年的淨灘行動。但企業的行動力和意願,足夠面對這樣刻苦艱難的局面嗎?!


   我們的擔憂很快就風消雲散,因為東培負責淨灘專案的窗口主動加碼去場勘後,很滿意這個地點的垃圾量!這樣應該萬事俱備就等9月29日淨灘當天大家一起行動了!

   不過,事與願違,氣象預報颱風不斷逼近台灣,經過反覆評估之後,基於安全考量,只好忍痛將淨灘活動延期。「經過這麼久的場勘籌備,眼看就要出發了,卻遇到了颱風來攪局!難道今年無法為竹圍漁港彩虹橋北岸淨灘了嗎?」還好,經過幾番聯繫,敲定了10月27日要展開淨灘行動!雖然因為淨灘延期,參與的一般民眾另有活動安排,整體少了將近兩百人。但是還是有許多淨灘引導員和企業志工已經準備好了!當天可以清走多少垃圾呢?成果真讓人期待!   (未完待續....)







※海岸行腳走讀是荒野2018年重要的行動,透過一步一腳印的踏查和紀錄,荒野將串聯全台志工,分段踏勘海岸線,發現台灣海岸線的現況。包含海洋廢棄物入侵、民生廢棄物棄置、海岸線不當開發、消波塊濫用....。海岸走讀只是邁開第一步,接下來的行動才是關鍵....


傾聽心中的鼓聲 :2018年荒野北區親子團聯合交接 新卸任團長的愛、勇氣與行動

文:烏頭翁  攝影:石虎  咸豐草 北四團「搖滾吧!大叔」樂團   攝影 石虎 「只有一次彩排機會喔!等一下換別人排練」 「紅布條下緣的黃色穗條遮到投影了!」 「麻煩你幫忙再調整一下!」 夥伴主動跳出來幫忙。 2018年荒野北區親子團聯合交接典禮就要開始了!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