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2021年北橫山林行腳 大專學子親山淨山的體驗之旅


文:烏頭翁  攝影:劉月梅、周明煌、黃嘉隆、水鹿、烏頭翁

   白露過後,秋意更濃了一些,一群就讀各大專院校的學子,有機會隨著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的山林行腳活動,拜訪北橫公路!我們用遊覽車接駁,分段完成北橫的徒步旅行。從三民、榮華、羅浮、巴陵、四稜、西村到明池,北橫公路沿線不同的海拔,都留下我們的身影!

攝影:周明煌

    為期三天的北橫山林行腳之旅,荒野保護協會邀請大專青年學子,其中有些成員是親子團畢業的團員,有些則是第一次參加荒野舉辦的活動,一行人在解說員引領下,飽覽北橫公路沿線的自然生態;我們也在夜間走進明池沿線的步道和道路,看到了好多種青蛙,還發現一隻守株待兔的蛇,靜靜地等待獵物上門。而明池森林遊樂區的星空點點,伴隨著各種蛙鳴和蟲唧,令人流連忘返。

攝影:黃嘉隆

   北橫沿線有許多樹型優雅的紅檜扁柏和肖楠,挺立在原始森林。駐足在林間,讓我們驚嘆它們生命力如此旺盛!就連看起來光禿禿的岩壁上,也有樹木扎根生長,屹立不搖。在新竹林管處的森林調查監測志工帶領下,我們步行到距離北橫公路只有十幾公尺的地方,看到好幾個盜伐現場,樹木遭到支解,樹幹被挖出了巨大的缺口。而神木級的老樹遭到砍伐之後多年,傷口處仍然淌著「血」(注一),讓人心痛而憤怒。還好新竹林管處和羅東林管處的森林調查監測志工們和森林護管員,持續守護著林木,透過科技監測山林間異常的活動,阻止山老鼠濫伐樹木。

*注二: 解說員說是精油,這裡用的是文學的寫法。

攝影:劉月梅

    我們用徒步的方式探索北橫,讚嘆沿線的美麗風光之餘,很難忽視道路兩旁礙眼的垃圾,有飲料瓶、零食的包裝袋、便當盒、塑膠餐具,還有提神飲料的玻璃瓶等等。參與山林行腳的大學生,不忍垃圾汙染山林,與荒野志工一起展開了淨山行動,撿拾路邊的垃圾。

   就讀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小鹿斑比(注二)分享:「我們在清垃圾的時候,就會覺得不懂為什麼這些人會想要破壞環境。小時候老師就會教說不要隨地丟垃圾,但為什麼有些就那樣隨地亂丟,我們真的去看就發現它真的累積很多,而且是很難去清除,有些地方很危險,你根本沒辦法去清理,垃圾就會汙染水源、汙染環境,這都是一點一點累積下來的」。

*注二: 這是自然名,荒野夥伴選擇喜歡的生物或是非生物,以此取代本名,當成小名或是暱稱。

    許多垃圾好像才剛剛被丟出窗外,外觀如新。但也有許多垃圾被棄置在轉彎處或是山溝旁,看起來已經被泥土沖刷覆蓋多時,如果不是學子彎腰撿拾起來,不知道還要汙染山林多久的時間?

   曾經參加過荒野親子團的大學生梅花鹿說:「彎道和稍微比較寬可以停車的地方就看到垃圾,很生氣,也很無奈!希望大家從源頭做起,大家從生活中開始實踐,要意識到你使用一次性產品,它會留在地球上很久很久,當你有意識到,你就會慢慢自備,慢慢減少這些垃圾。也要讓大家知道,大自然這麼美麗,你不能隨便亂丟」。

攝影:水鹿
攝影:水鹿

 第二天的清晨,早起的夥伴出門自然觀察。在道路旁的水泥護欄邊,聽到了小狗的哀嚎聲。一番搜尋後找到三隻幼犬,疑似遭到了遺棄,旁邊還有一個狀態良好的紙箱,有可能是前一晚,或是一早才被「放生」在現場。夥伴判斷小狗無法自行從靠近山壁的水泥護欄長城中脫困,決定與大專學生討論如何幫助這些幼犬?

攝影:烏頭翁

 經過腦力激盪之後,我們向店家要了紙箱,先將三隻幼犬救出來,再與店家商量暫時安置三隻幼犬,我們也在愛犬團體的社群和朋友圈,發布有幼犬需要認養訊息。幼犬看起來已經餓了很久,又累又渴。夥伴先裝了兩杯水讓幼犬解解渴,希望幼犬能盡速找到願意永遠照顧它們的主人,結束流浪旅程。

    聽一處遊樂區工作人員說,北橫公路經常發現有犬隻被遺棄在路邊,無辜的家犬變成流浪犬,追逐人車危及遊客和駕駛人安全。而流浪犬在山林流竄繁殖,也會威脅到野生動物,需要政府部門關注,妥善管理。

攝影:烏頭翁

    北橫山林行腳期間,我們經過北橫大崩壁,道路邊坡滑動坍方的現場,據說只要豪大雨過後,大崩壁就有岩石或是泥土滑動,經常需要整修,這次我們也遇到了工程施工當中,管制單向通行。北橫公路的開闢,改善了交通,也帶動農特產銷售和觀光活動的發展,但開闢道路過程的路線選擇和工法,都可能破壞地質環境的穩定性,造成持續的落石或崩塌。

    荒野理事長劉月梅分享,幾次山林行腳,志工注意到好幾處工程廢棄物遭到不當傾倒,或是在一些地方,出現垃圾瀑布的景象。夥伴曾經在道路邊坡有遊客或是民眾棄置的整包垃圾,甚至形成了垃圾瀑布。這些行為不只持續造成環境汙染,很難清理,還威脅著過往人車的安全,需要政府部門正視,提出對策遏阻類似非法的行為。

攝影:周明煌

    北橫山林行腳的尾聲,颱風影響漸漸逼近,但天氣轉好,讓我們順利進行了最後一段徒步巡禮。中低海拔的道路邊坡,各種植物自在生長。三天的旅程中,我們在路邊發現了多處路段架設了友善爬蟲類的攀爬網,方便蛇類從道路回到森林。我們也看到了研究單位,在路邊架設了黑色的塑膠隔板,防止青蛙或是各種哺乳類誤入馬路,減少野生動物遭到路殺的不幸意外。

    不過這些有限的設施並不足以保護北橫公路沿線的野生動物!聽解說員說,公路管理單位聽取生態專家意見,改善設施和施工方式,設置各種道路警示標誌,提醒駕駛人減速,留意野生動物。另外管理單位也從善如流,去除非必要的水泥設施,留給生物棲息的地方。

攝影:烏頭翁
攝影:周明煌

攝影:周明煌


   第三天的旅程,我們把握離開北橫公路之前,完成最後一段的行腳旅程。北橫植物的生態的豐富多元,在在讓我們驚嘆不已!但我們也再一次發現沿線菸蒂和各種飲料瓶罐垃圾,只要稍微平坦寬敞一點的路邊,就可以發現寶特瓶或是各種食物的包裝,或許跟遊憩觀光、和工程搶修有很大的關係。



    走到台7線77公里處,我們發現了「777」連號里程牌,這是許多旅客駐足停留的地點,許多人停在這裡拍照,但也隨手將喝完的飲料杯丟在路邊,菸蒂更是隨處可見。幾個夥伴在結束旅程之前,徹底將77公里的里程路牌周邊的垃圾,清理了一遍,還給北橫公路一個清爽的面貌。






    麥冬在活動結束前提出他的反省:「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把登山或是露營當作一種流行,但比較多人在乎的是哪些景點適合拍照,怎樣拍更美。很多人來到山林,沒有真正認識生態,只是把都市的習慣帶到山林」,他期待有更多人對生物多樣性的森林有多一點的認識,做一個文化的傳承者,和幫自然資源說故事的人,讓台灣變的更好」。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說明,邀請大專生參與這次活動活動的動機:「山林行腳的時候,我們講得少,做得多,希望他們用自己的五感,去關心這個土地,自己看到甚麼,真正去探索土地的故事!」

    聽完理事長的總結,更清楚知道荒野舉辦山林行腳的目的!唯有參與者自己發現北橫公路的美麗,也觀察到山林的傷,才有機會展開屬於自己的行動,真真切切發自內心的關懷與實踐!我相信這趟旅程已經在這群20歲左右年輕學子的心中播下一顆關心環境的種子!

※大專生活動回饋節錄整理

    自然名吉娃娃的大專生,在活動結束後分享走過北橫行腳後的發現:「垃圾都在一些水溝,或是一些角角邊,有可能是在上游,或是其他地方被仍下來,隨著水沖刷,然後被水帶到邊邊角角的地方,其實很不容易被發現。」

   就讀大學二年級學生小鹿斑比分享:「我們在清垃圾的時候,就會覺得不懂為什麼這些人會想要破壞環境。小時候老師就會教說不要隨地丟垃圾,但為什麼有些就那樣隨地亂丟,我們真的去看就發現它真的累積很多,而且是很難去清除,有些地方很危險,你根本沒辦法去清理,它就會汙染水源、汙染環境,這都是一點一點累積下來的」。 

   曾經參加過親子團多年的大學生梅花鹿淨山後說:「彎道和稍微比較寬可以停車的地方就看到垃圾,很生氣,也很無奈!希望大家從源頭做起,大家從生活中開始實踐,要意識到你使用一次性產品,它會劉在地球上很久很久,當你有意識到,你就會慢慢自備,慢慢減少這些垃圾。也要讓大家知道,大自然這麼美麗,你不能隨便亂丟」。

攝影:水鹿

     一個參與山林行腳的大專學生麥冬說:「第一天撿到很多山林裡的垃圾,有些可能是惡意丟棄的,有一些可能是覺得隨手丟很方便,一部分可能是我們日常環境,可能在追求他的工作,他的課業,不知道我們的生活都是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我們是很依賴這片土地的。我們這樣隨便的動作,就會讓它越來越惡化,而且會有破窗效應,你今天丟一個,別人也會覺得這沒甚麼大不了,但這樣累積起來就會讓更多人維護的困難。現在年輕人願意在休假的時候走進山林,去親近照顧自然是越來越少的事情,平常我們在遊樂的時間,是不是有更多時間去討論我們怎麼樣去認識、去接觸我們台灣有這麼多豐富的資源,而不是想要去看國外的景點,把很多時間去思考規劃國外的行程。台灣就有很多我們能夠去研究,更可以去跟別人討論分享台灣的自然資源」。

攝影:邱于溱

    麥冬接著分享:「越來越多年輕人把登山或是露營當作一種流行,但比較多人在乎的是哪些景點適合拍照,怎樣拍更美。很多人來到山林,沒有真正認識生態,只是把都市的習慣帶到山林」,他期待有更多人對生物多樣性的森林有多一點的認識,做一個文化的傳承者,和自然資源的說故事的人,讓台灣變得更好。


   霸王龍在行程結束後分享他未來的行動:「淨山是我一想做的,接下來我想去台北郊山走一遍,看哪邊垃圾多,跟相關單位講,哪邊需要設垃圾桶或是定期派人去整理。這次來走北橫山林行腳是先來看看這個模式可不可行,一方面自己可以減,如果有太多的量,也可以通報相關單位來清理。這次(北橫行腳)活動有夜觀,看到很多動物,白天看到很多植物,一方面去改善環境,一方念也更認識環境,是一個很棒的體驗」。


    一名長期關心環境,參與過很多環境運動的學生莫氏樹蛙說:「這次活動有一個議題改變我的想法,就是關於人造林的疏木這部分,以前我對砍樹這個想法其實算滿刻板印象的,就是覺得砍樹就是不好,今天他這樣一講我就有轉個想法,原來(人造林)放在那邊其實沒有甚麼用處,還不如交給會照顧的人去把它好好照顧好,讓它有產值出來,也不是以偏概全說砍樹都不好」。

   一位就讀醫學系的學生說:「不管去哪裡參加營隊,都不可能有這樣的體驗,我會努力做出回饋,讓大家看到我學到了什麼!」

攝影:烏頭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傾聽心中的鼓聲 :2018年荒野北區親子團聯合交接 新卸任團長的愛、勇氣與行動

文:烏頭翁  攝影:石虎  咸豐草 北四團「搖滾吧!大叔」樂團   攝影 石虎 「只有一次彩排機會喔!等一下換別人排練」 「紅布條下緣的黃色穗條遮到投影了!」 「麻煩你幫忙再調整一下!」 夥伴主動跳出來幫忙。 2018年荒野北區親子團聯合交接典禮就要開始了!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