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五滿天星
兩天一夜的大露營結束了,風雨過程中的精彩、刺激、學習,相信大家跟我一樣都很有感。所以我倒是想分享我的其他觀察心得:
1. 小男孩的棲地:
因為擔任北五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關主,70分鐘裡,應該來了超過15個各分團混編的小隊,有一個普遍的觀察是男孩們的狀況,很多男孩看起來常常不受控,愛插嘴挑戰,時常挑起小糾紛,動來動去靜不太下來,所以導引員們為此也很常傷透腦筋,這時我常想起一位小學老師跟我聊過的事:現代的小男孩某種程度很辛苦,因為生物性的雄性因子,讓他們其實很需要適度的活動,但現在的成長環境,往往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發揮/洩他們的精力,加上社會上一方面少子化,一方面也還是有著男性為強的思維 ,他們擔負著父母高度期待的壓力,使得很多小男孩的身心並沒有處在很平衡的狀態,這也使得他們日常情緒很容易浮躁波動。我們常在談必須替動物們營造保護適合他們的棲地,那麼小男孩們需要什麼樣的棲地環境呢?
2. 團體與個人的界線:
這個年代,我們越來越重視個人特質的呈現,希望改變我們自己成長過程中齊頭式成長的對待,但另一方面,在社會上生存,還是有很多必須同理合作,必須妥協,甚至必須忍耐不舒服,必須考量整體事務安排的妥善性,怎麼樣引導出中間的平衡?比如有些小孩慢熱,我們怎麼幫助他融入,排解他覺得自己邊緣的心情?有些孩子不擅長公開侃侃而談,我們到底要push,還是讓他覺得自在?還有游離蜂的問題,我在互訪時,看到一個團內時常游離的小男蜂,在北七團玩得挺融入,我在想,是因為遊戲好玩,還是氣氛改變了他?
3.誰的意願與堅持:
現在小孩往往很有意見,常常父母覺得好,他們不一定認同,甚至會來個不合作運動,造成親子關係緊張,但小孩的反對,有時是真的不喜歡,有時是不了解狀況,有時是因為害怕失敗被笑,所以不敢跨出去,這時候父母到底要堅持,還是照孩子的意願?我其實是比較軟柿子的媽媽,多數時候會照小孩意願,我家南十字龍本來很不想來,覺得在家很舒服,這次但大露營因為太難得(畢竟三年才一次!),硬是拖出門,出發時都還在碎念,可是真的來了之後,玩得很開心,晚上住在風雨帳篷也覺得刺激有趣,有時候,要做的是搞清楚背後原因,幫助他們跨出去,但哪些要堅持,那些可以討論,很難說怎樣才是對的,就真的看家長價值觀了。
4.放手與放任:
在荒野親子團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可以看到很多小孩的樣子,很多家庭的教養價值觀。放手與放任的界線如何拿捏,真的不容易,我自己的定義是,放手是相信孩子可以管理好自己,不造成別人困擾的狀況下,可以去探索,但放任是毫無規範的亂闖。比如大露營,孩子當然可以自己走動,但走動前,必須先跟父母或導引員報備,否則園區這麼大,又是團體活動真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又比如晚上的小隊就寢,有些孩子離開父母的確會害怕,但這不是臨時狀況,而是事先很早就知道,我們該怎麼協助小孩做好準備,然後相信孩子其實有獨立的潛力,因為小孩其實很精,當爸媽自己放不下,或者爸媽自己都不想改變自己,小孩就會打蛇隨棍,我們來荒野,不也就是想讓小孩有機會獨立嗎😊
我自己是個態度比較easy的媽,多數時候懶的盯很緊,也不喜歡真的硬邦邦的紀律,有時候也在問自己,這樣好嗎?不過我相信,親子關係是流動的,只能多聽多看多想想,然後見招拆招吧。有一本書《不教養的勇氣》還蠻有意思的:不責罵、也不讚美,才是最好的教養,父母只要無條件信賴孩子、肯定他們的價值,孩子自然會長出獨立面對生命的勇氣。一起繼續陪伴孩子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