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五團番茉莉2025年大露營落幕了,營火熄滅,帳篷收起,海風吹過的空地上猶如一幅幅自然畫作,留下的是腳印,也是無數顆心的感動落款。
從2013年起,我有幸以志工的身分參與了四屆大露營,從第一次的摸索與感動,到今年令人動容的成果,每一屆,都是一場親子與土地的深度對話。
2013年,種下希望的種子
那一年,我剛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十個月,接了蟻團月召,負責的正是大露營。大露營的主題是「減碳350,I DO!」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份對地球的承諾。那時我們還在學習怎麼把氣候變遷議題融入活動中,孩子們在林間奔跑、在夜裡數星星,在八點關燈的陽明山中唱歌喧鬧到寧靜自如。工作團隊還是持續在帳篷間奔走、在每個細節中不斷修正。那是一次啟程,也是一個信念的萌芽:教育,不該只在教室,而應該在自然裡發生。
2015年,守護那座秘密花園
「守護秘密花園」,那一年給我最深的感動。我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找回內心那座柔軟而美麗的花園。在營地裡,我們設計了許多結合創意與感官體驗的活動,讓孩子與家長一同探索自然、學習傾聽土地的聲音。營火旁的笑聲、泥土中的腳印、夜晚擁抱彼此的溫暖,都是我們共同守護的花園證明。
2018年,與自然深度連結
金山的那一場露營,是我作為北區活動組總召最深刻的一次挑戰。我們為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剛起步的各團翔鷹團及育成會設計了各自專屬的活動內容。每一項活動不僅要有趣,更要有意義,要讓孩子們透過交流、分享、寓教於樂認識「生態城市、永續山林、無塑海洋」。我們在風雨中堅持,在夜晚排演流程(其實也在逃難,因為帳篷都被風雨吹倒),在每個細節中尋求平衡。當看到孩子們在交流時說出要當不塑之客,要成為山林遊俠,他們互相扶持、在營火前唱出心聲,我知道,我們做到了。
也因此,回首來時路,我想對2025年的活動組說一聲:你們真的很棒。

2025年,火光閃耀的現在
今年的大露營,有著前所未有的創意與凝聚力。每個團都設計了專屬自己的闖關活動,不僅貼近團員的年齡特性,也充分展現團內特色與合作精神。小蟻團、炫蜂團的跨團活動更是融合多元、活力十足,讓孩子們在團與團之間建立起新的連結。鹿團與鷹的青少年們合作無間在草地上奔跑、解謎、合作,那種專注與喜悅,是對「學習即生活」最生動的註解。
不僅活動本身令人驚艷,育成會夥伴們一位位的講座更是一場靈魂的洗禮。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環境教育不只是理念,而是可以深深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動。我深切感受育成會夥伴們不是在演講,而是在分享一種生命的實踐方式。他們讓每個人都重新思考:我們能做什麼?我們還能怎麼做得更好?
這次大露營最讓我動容的是,看到全台4000多個家庭,正一步步把「棲地守護」的概念真正活出來。我們不再只是參與者,而是實踐者。我們不再只是來上課,而是成為了環境保育的行動團體。親子團的本質,早已從一群人一起團集會,蛻變為一種用生命影響生命、用行動感動世界的力量。
獻給2025的活動組
我還記得那年籌備北區金山大露營時的辛苦。要邀請大家一起設計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翔鷹團與育成會兩天一夜的活動,這是一場長時間的馬拉松。每場會議都是腦力與情緒的碰撞,每一次調整流程都像在翻越一座座無形的山。我們曾因創意卡關而焦急、因活動流程不順而沮喪、因天氣變數而熬夜重整,但最終因為有各團夥伴,我們同甘共苦的撐過來了。
所以,我想對2025年的活動組說:請相信你們現在經歷的一切,不會白費。你們的用心與堅持,已經讓孩子們的笑聲在陽光照耀下迴盪,也讓每個家庭的心被重新連結。你們不是在辦活動,你們是在建造一段段共同的記憶、一份份未來的希望。
大露營,一場生命的聚合
荒野的精神,在這樣的活動裡被實踐得淋漓盡致。我們從「教育」走向「行動」,從「理念」走向「生活」。我們曾在星空下許下守護的承諾,如今,這些承諾正一一開花結果。
每一屆大露營都是一場考驗,也是一場成長。看著新一代的孩子在活動中奔跑、思考、感動,看著一屆又一屆志工接下前人的火炬,我深信:荒野的路,會一直走下去。
謝謝所有2025年的夥伴們,因為你們,我們看見希望;因為你們,火光不滅,生命不止。